哎,莫迪这边花了600万美元派7个团满世界跑,正嗨着呢,班公湖那儿突然来了16辆咱们的越野车。
就这么个自驾游活动,竟然把印度政府给整不会了!你说奇怪不奇怪,印媒都急眼了,说咱们"不按套路出牌"。
一趟旅游咋就把人家搞破防了?咱这招到底高明在哪儿?
作者 辉
这16辆车,直接把印度整懵了班公湖上有座桥。
海拔4000米,这高度一般人都得喘气,咱们16辆车愣是开上去转了一圈。关键是过的那座桥,印度人看着直眼红。你想啊,以前解放军要从湖南岸调到北岸,得绕着日土县城跑200多公里,8小时才能到,现在呢?15分钟!
展开剩余91%这意味着啥?意味着15式轻型坦克想去哪就去哪,重装备也能嗖嗖地过去。班公湖大桥修在中方实际控制线东边26公里的地方,就架在湖面最窄的地儿,宽度只有50米,双向四车道,能过40吨重的大家伙。这种机动性优势,就使中方能够以更少兵力,实现对敏感区域的高效控制。
嘿,印度那边能不慌吗?人家辛辛苦苦分兵把守各个点,结果发现我们这边机动性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大桥和南岸公路一连通,就像给中方布了个前后呼应的防守网:北岸开导弹快艇的部队和南岸的装甲兵,通过大桥能短时间实现联动。要是印方有啥越界动静,中方10分钟内就能两边"包饺子"打回去。
更要命的是,这次自驾活动路线精心规划,不仅把湖南岸那些重要地段都跑遍了,更牛的是直接从去年年底刚通车的班公湖大桥上大摇大摆地开过去。这等于把实际控制权摊在太阳底下,印度再没法装糊涂。
印度智库都承认,他们原来分点死守的招儿彻底没用了,想往东扩张到"第八指"的计划也泡汤了。所以啊,当看到这些自驾车在桥上跑的时候,印度媒体的反应就像...
600万美元,买了个全球冷眼...就像辛辛苦苦准备了一桌菜,结果客人都说没胃口。
你看人家这宣讲团,到日本被人家15分钟就打发了,外相露个脸就走人,演讲5分钟都撑不满。跑美国更惨,官方直接不来人!最逗的是去法国那趟,本想着阵风战斗机好歹立过功,能套套近乎,结果法国人一问采购数量和交付进度,印度立马闭嘴。
这7支"朱砂行动宣讲团"总共59人,平均一团8人,每团都携带一份150页的材料,成员由国会议员和前内阁部长组成,宣讲对象本来预设不止32个国家,但被很多国家直接谢绝了。7个宣讲团就像7只大苍蝇,嗡嗡嗡飞过来,谁受得了。
国外碰钉子也就算了,国内还乱成一锅粥。反对派天天逼着政府公布真实损失,老百姓也不傻,都在网上质疑这"胜利"。有两小伙子发帖质疑,直接被莫迪粉丝揍得腿都瘸了。印度国内还搞了10天的胜利狂欢,全力打造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的"信息茧房",凡是传播不利空战信息的人,封号的封号,逮捕的逮捕。
对比一下咱们的班公湖活动,这次活动将刚通车的班公湖大桥纳入旅游线路,充分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基建实力。16辆全国各地越野车穿越海拔近四千米边境地带,完成班公湖环线旅程。路线安排丰富,涵盖南岸重要地段,这场看似普通旅游推广展示阿里独特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魅力。
这么一对比你就明白了,为啥印度要这么拼命地往外跑着喊...
莫迪的"拉票算盘",精着呢说白了,这宣讲就是演给自己人看的。
你想想,莫迪这些年苦心经营的就是"永远正确"的人设,国内出啥问题都能找个背锅的,反正他自己永远光辉伟大。火箭炸了也好,飞机掉了也罢,总能找到个背锅的。但这次空战输得太明显,不赶紧挽回点面子,下次选举就悬了。
宣讲团跑的那些地方,中东、东南亚,都是印度劳工扎堆的地儿。去那吆喝几嗓子,一个是让这些海外打工仔继续相信"印度正在崛起",老实挣钱往家汇,给疲软的卢比输点血。同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在外的印度子民能够安心,别在外面惹是生非。
更要命的是,国大党那帮人抓住这事不放,说莫迪对中国太软了。国大党议员马尼什·特瓦里跳得最高,直接开炮,说莫迪政府对中国太软了,就是你们这种态度,才让中国在边境上"天天搞出新的既成事实"。国大党主席哈尔热也不甘示弱,跟着质问:怎么就眼睁睁看着中国在班公湖边建这建那,是不是对中国"卑躬屈膝"啊?
莫迪也不示弱,反手就提1962年,说你们当年丢的地更多。执政的人民党反手就甩出1962年那档子事,说国大党当年执政的时候丢的地儿更多,想把这盆水泼回去。不得不说,印度政坛的戏码不是一般的多。
其实啊,挑动民众对抗中国,已经成了印度各个党派的"拉票法宝"。谁对华强硬,谁就能捞选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届政府能够在领土上占中国一点点便宜的话,接下来不管是选举还是执政,都会有一个稳固的基础。
但真正的较量,不在嘴上...
真刀真枪比实力,高下立判咱们这边是啥策略?不声不响,埋头干活。
几十年"基建强边"下来,边境上铁路、高速、桥梁,那真是四通八达。你看看印度那边,路还是土路,下个雨就断,连水泥路面都没有,更别说什么环湖公路、跨湖大桥了。
印度去年也嚷嚷着要搞什么"战地旅游",也列了班公湖在内的38个所谓"关键节点",但印度的边境交通建设却严重滞后,主要靠单线公路连接,且多数是季节性可通行。
最妙的是咱们这招,用"玩"的方式宣示主权。人家在台上声嘶力竭地喊,咱们在湖上悠悠闲闲地转。哪个更有说服力?
一目了然。印度《教徒报》都急得跳脚,指责中国这次自驾活动用旅游这种温和手段向国际社会展示对班公湖超68%面积的实际控制,认为中国借这招宣示主权完全打破常规。
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不跟你打嘴仗,也不跑外面瞎吆喝,就踏踏实实把硬件设施搞起来。班公湖作为中印边境博弈要冲,中方实际控制超68%水域,活动展示的事实令印度难堪。修桥铺路,让老百姓亲身感受,这不就是最明白的主权宣示?
当然了,也得防着印度那边被国内压力逼急了,万一又在边境搞点小动作转移视线呢?虽然莫迪政府整体上还是想跟我们在经济外交上接触,军事上近期也在试着降温,但就怕他们国内这帮人,为了互相攻击,把边境问题当枪使,煽动起来。
不过也正好,咱们这些年修的防御设施,正好可以拿出来溜溜。毕竟中国跟印度打了几十年交道,中方心里清楚得很,可不能对他们抱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说到底,踏踏实实把自己家底搞瓷实了,比满世界扯皮管用多了。
结语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一个在台上慷慨激昂,一个在台下默默耕耘。结果呢?台上的声嘶力竭换来全球白眼,台下的踏实努力却让对手坐立难安。
说实话,看到咱们16辆车在班公湖上自由驰骋,心里还是挺自豪的。这就是实力,这就是底气。
班公湖大桥和公路网络,对中方来讲不仅是一个个工程奇迹,更是中国以基建塑边防的高招。印度以后只能被动防守、耗资源,而中方不必动武,就靠实实在在的开发和控制,就能把主权稳稳守住。
你觉得呢,面对印度这种"明知故犯"式的外交表演,咱们是该继续保持战略定力,还是也需要在舆论场上更主动发声?
消息来源发布于:河南省
